物流水平因此有了较大提升。此次会议上提出的高效物流,就是要通过互联网+物流来构建物流信息共享互通体系,建设智能仓储系统,高效物流就是在物流方面采用先进技术与装备,实现科学管理,使效率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然而,高效物流并不等于物流的高效。列位看官您瞧,自2009年国家《物流业调整和规划》以来,全国各地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迅速扩大,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物流园、仓储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连年来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却几乎没有什么变动,与欧美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没有缩小,提高物流运行效率仍然不尽如人意。有一组数据即可表明这种情况:我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在18%左右,按2014年我国63.6万亿元GDP测算,社会物流总费用高达11.4万亿元,如果通过提高物流运行效率,将这一比率哪怕只下降一个百分点,则每年可新增6000多亿的经济效益;我国工业企业物流费用占产品销售额9.1%,占生产成本的30%~40%,而发达国家只有10%~15%,如果将企业物流费用率降低2个百分效率卡住了物流业的脖子,正如国足一样,球场狂奔,汗如雨下,后射门时不是放了高射炮就是打偏了,无功而返,劳心费力。可见解决男足进攻效率问题,关键要提高队员的技战术水平,而提高物流效率,也要从物流本物流基础设施确实存在差距,物流智能化水平也不高,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羁绊住了物流前行的步伐物流发展环境。譬如,我们要完善智能物流配送调配体系,降低货车空驶率,提高配送效率,但后一公里让你寸步难行,这又怎能提高效率呢?譬如,甩挂运输是一种高效的运输方式,但是我们在标准化和交通法规等方面限制了这种先进运输模式的推广。
它是将企业内部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单元,如订单、计划、采购、生产、库存、销售、运输、服务等,以及企业内部所有能够利用的,如人、财、物、信息、无形资产等,和相应的财务活动、人事管理、管理制度体系等纳入到一条业务链内进行综合管理。这种供应链管理关注企业内部的调配、业务流程的调整、组织结构的改造、绩效考核的建立;去除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中无效的工作环节,消除影响业务流程运行的不利因素,减少安全库存量;将企业决策的切入点建立在业务流程执行的每个地方,由此实现企业内部各种业务和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控制、管理和协调运营,从而提升企业产业供应链或动态联盟供应链管理
相比国际物流成员先进的物流技术,我国物流企业在物流技术的应用上可谓异常落后。以中国EMS为例,目前,EMS还不能对在途包裹进行跟踪。近年来,EMS虽然已开始建立网络查询系统,但对邮件的监控程度仍比较差。有些地方经常出现投递延误、查询答复不及时、甚至发生邮件丢失现象等问题,结果引起客户不满,严重影响了它的服务质量。
、省、市一级的物流规划,应当着重于地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的结点以及综合的物流园区规模和布局的规划。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的物流结点是省、市物流外结内连的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物流设施,也是较大规模的投资项目。这三个层次物流结点的规划是省、市物流运行合理化的重要基础。